Loading

糖尿病對社會的負擔與影響

糖尿病現在已是全球盛行的疾病之一,其所帶來的高醫療成本,更對患者以及社會帶來不小負擔。除了糖尿病之外,更包含各式併發症及多重共病等因素,都使得患者就醫成本極高;依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,糖尿病患者醫療照護成本是非糖尿病患照護成本的4.3倍,而醫療成本也隨著血糖控制不良(HbA1C濃度)而增高,是不容小覷的社會議題。

依據《2019臺灣糖尿病年鑑第2型糖尿病》統計,在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個案數約16萬人,其中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患者。糖尿病醫療成本主要可分為兩部分: (1)直接成本與 (2)間接成本。

糖尿病現在已是全球盛行的疾病之一,其所帶來的高醫療成本,更對患者以及社會帶來不小負擔。除了糖尿病之外,更包含各式併發症及多重共病等因素,都使得患者就醫成本極高;依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,糖尿病患者醫療照護成本是非糖尿病患照護成本的4.3倍,而醫療成本也隨著血糖控制不良(HbA1C濃度)而增高,是不容小覷的社會議題。

依據《2019臺灣糖尿病年鑑第2型糖尿病》統計,在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個案數約16萬人,其中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患者。糖尿病醫療成本主要可分為兩部分: (1)直接成本與 (2)間接成本。

(1) 直接成本:因糖尿病就醫所致的醫療費用

根據衛福部統計處公布之「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」,以糖尿病主診斷的醫療申報費用,從民國99年的160.8億點(健保給付點數)逐年增加,至108年時,已遽增為253.9億點,平均年成長率為6.1%。糖尿病醫療費用占國內健保總費用的比率,在十年間的統計中,穩定維持在2.9-3.9%,全球糖尿病醫療費用則約占醫療總支出的12%。進一步細論就醫病患門診以及住院的醫療成本,以統計至108年的數據來看,可見平均糖尿病患住院比例為15.1%,平均住院天數為9-10天,住院費用平均為61,809點;而門診費用108年平均為1,972點。

(2) 間接成本:因糖尿病而失能或早逝所導致的生產力損失

在間接成本方面,國內研究曾採用人力資本法(human capital approach),以糖尿病死亡年齡、平均餘命、勞動參與力及失業率等因素評估,推算因糖尿病早逝造成的生產力損失;根據研究結果指出,在100年因糖尿病早逝造成的總生產力損失,高達新台幣86億元,其中男性約為72億元(84%),女性約為13億元。依據全球疾病負擔估計,臺灣因糖尿病產生的失能調整生命人年(disability-adjusted life year,DALY),在2019年為38.5萬,其中生命損失人年(years of life lost,YLL)為20.3萬。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議題是,糖尿病同時也是台灣造成死亡與失能最主要的原因,除了患者本身失能以外,連帶造成工作天數的損失,以及陪伴家屬的工作天損失,都是間接的醫療成本,由此可見糖尿病對社會經濟造成甚大衝擊。

(圖片授權:達志影像)

    Reference:
  • 《2022第2型糖尿病 臨床照護指引》。中華民國內分泌暨糖尿病學會, 2022
  • 《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》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, 2018
  • 糖尿病共同照護工作指引手冊。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, 20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