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

糖足潰瘍治療方法

根據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會訊《糖尿病家族》(2005)指出,治療糖尿病足過程極為繁複,需要跨科系整合醫療團隊一起合作,包括:足部專科護理師、新陳代謝科、骨科、心臟血管內外科、整形外科、復健科及感染科醫護人員等,共同評估糖尿病友整體身體狀況、傷口嚴重度、周邊血管阻塞狀況及感染情形等,再整合各項資訊後,擬訂治療計劃。

根據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會訊《糖尿病家族》(2005)指出,治療糖尿病足過程極為繁複,需要跨科系整合醫療團隊一起合作,包括:足部專科護理師、新陳代謝科、骨科、心臟血管內外科、整形外科、復健科及感染科醫護人員等,共同評估糖尿病友整體身體狀況、傷口嚴重度、周邊血管阻塞狀況及感染情形等,再整合各項資訊後,擬訂治療計劃。

臨床上常運用的治療計劃

臨床上常運用的治療計劃,包括:非侵入性血管檢測(ABI, ankle-branchial index)或血管攝影(Angiography)檢查血管病變與阻塞,有時還需要進一步運用經皮血管造形術(Peripheral Arterial Angioplasty)或足部的下肢動脈繞道手術(Bypass Angioplasty),以便重建周邊血管阻塞改善血循。

臨床上常見的治療計畫與流程

  • 常以X-ray或探針評估患部感染嚴重度。
  • 由外科進行切除、引流、清瘡以去除壞死組織及局部傷口感染,並針對細菌培養結果,給予抗生素治療。
  • 維持良好的血糖控制。
  • 適當疏散受傷部位的受壓情形,如:讓患者臥床休息、以支架固定患肢、借助拐杖或輪椅行動、穿著專用的軟鞋墊或硬鞋底鞋子等。
  • 可再運用高壓氧治療,促進循環,增加潰瘍的痊癒機會。
  • 待傷口感染控制後,可進行皮瓣移植手術,增加足潰瘍癒合的機會。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經由多次清瘡及局部的手術,以及長時間的傷口密集護理,即有機會減少高位截肢的機率。

此外,針對這些複雜的評估與治療方法,三軍總醫院陳錫根教授於2021年提出一個簡單的口訣方便記憶:【V.I.P.D.F.】
口訣的含意也包含DF代表糖尿病足(Diabetic foot),也就是說每位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都是VIP,必須妥善照護。

  1. V

    指的是血循評估(Vessel),透過血循評估,確保患者無缺血風險;一旦懷疑有血管病變,應早期診斷並給予經皮血管造形術、血管重建或繞道手術,避免惡化,影響傷口癒合。

  2. I

    指的是感染控制(Infection Control),良好感染控制,包括骨髓炎的治療,才能有效避免感染導致癒合延遲。

  3. P

    指的是壓力評估(Pressure),傷口承受壓力,將導致傷口床細胞移行困難,傷口缺血而壞死,無法使組織有效生長。良好的減壓鞋墊或專用的糖尿病足減壓鞋子,可有效預防足部不當壓力而產生潰瘍。

  4. D

    指的是傷口清創(Debride),傷口上的壞死組織,也會影響傷口癒合,需透過有效的傷口清創,移除影響癒合的壞死組織,才能使傷口順利生長。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,新機轉的新研發藥物也可提供快速癒合合新希望。

  5. F

    指的是快速癒合(Fast Healing),快速癒合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,並且降低後續可能導致的截肢風險。

糖尿病足患者透過V.I.P.D.F.口訣,能簡單快速評估傷口是否能癒合;近期研究顯示,糖尿病足傷口潰瘍不易癒合的重要原因,主要來自於傷口慢性發炎;由於慢性發炎多為傷口細胞環境大量產生多發炎介質,使免疫系統長時間處於發炎、無法使傷口肉芽組織增生、進入癒合階段,故研究顯示,可透過調節傷口微環境的發炎問題,有效幫助糖尿病足潰瘍癒合。

糖尿病足傷口癒合不佳造成截肢,是糖尿病患肢障的主要原因,一旦截肢則影響身體、心理、生活、工作或者人際關係,因此一個完整的醫療團隊,需治療糖尿病足的多元問題,使病人得到最佳的生活品質。糖尿病之足部病變,近年來有增加的趨勢,希望透過預防與疾病衛教,避免糖尿病足潰瘍產生,因此糖尿病足的保健是醫護人員、病友及家屬須共同努力的工作。

(圖片授權:達志影像)

    Reference:
  • 黃兆山醫師。糖尿病足部潰瘍的評估與治療。出自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會訊糖尿病家族,2005